富达国际高级主权债分析师DierkBrandenburg撰文指出,美国总统大选进入白热化阶段,近日选战焦点落在两位候选人于税制改革及基建开支的取态。民调显示民主党候选人希拉里领先,但仍未能保证可稳胜。选战走向及错综复杂的市场数据,令美联储的加息决策变得更艰巨。然而,12月加息之势,似乎难以避免。这篇文章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候选人财策成焦点
美国大选民意一度拉锯,自共和党候选人特朗普于两场辩论中均处于下风,表现较佳的希拉里得以于民调领先。民调亦显示,特朗普仍拥一定支持度,选战至今未知鹿死谁手。不过,无论谁当选,能否于这次大选控制参议院,对往后可否落实法案改革至关重要。
鉴于美国复杂的政治状况,以及向来反对加税的共和党很大机会继续操控众议院,美国债务上限问题势将于明年3月再现,两位候选人政纲内的财政政策因而成市场焦点。二人均以减低政府收入的税制改革及基建开支为政纲重点。要争取更多选民支持,关键在于能否透过改革税制“抛砖引玉”,达到长远利好美国经济的效果,如针对企业调资回美给予“税务假期”,同时削减企业税率,以吸引美企将业务迁回美国,提升生产力。
生产力须政策支持
事实上,自1970年以来,美国生产力的年增长一直低于0.5%。除非美国新政府上场后可长期增加基建开支,否则无论推任何新政策,都不可能于一段短时间内提升生产力。
目前的低利率环境无疑对美国生产力增长有影响,但真正构成美国低生产力的原因在于市场对劳动人口增长放缓的预期,以及缺乏深化资本的渠道。故此,美国须于政策层面,包括税制上,加强对这些领域的支援。
过去一年,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鹰派成员已多番高调发表支持加息的言论,美联储在9月议息按兵不动,不过12月加息的机率很大。美联储若迟迟不加息,将被市场解读为美国经济转差,或信贷市场瘫痪,甚至两者皆是。
美国12月加息与否的讨论,相信于未来数月会随美国公布就业、个人消费开支及核心通胀等数据而此起彼落。按目前数据表现,除非选举后市场出现混乱,或美国11月份就业数据急跌,否则很难想象FOMC成员会容许今年不加息。
总括而言,撇除政治因素,美国出口复苏,消费力恢复,持续推动美国需求回升,但美国住宅市场稍微令人失望,投资及企业盈利依然疲弱。于这阶段要促成一个加息、消费信心下跌、周期性衰退的恶性循环并非难事,惟有得知美国大选结果及影响,形势才会变得更为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