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2015年主要矿产品价格震荡下跌,并于年底处于相对新底部的基础上,2016年整体呈现反弹上扬态势。但是,受世界经济深度转型调整和传统矿产品需求触及阶段性“天花板”等因素影响,矿业继续于弱市中调整,全面复苏任务依然艰巨。我国经济转型深入推进,经济增速全面换挡,主要矿产品价格在低谷中震荡回升,矿业市场回暖曙光逐渐显现,但是打赢化解过剩产能攻坚战,推进新常态下矿业发展,急需新动力和新招数。
传统矿产品需求触及阶段性“天花板”,主要金属矿产逆势扩产动力衰减
上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单位GDP资源使用强度陆续进入低值平台区间,煤炭、粗钢、铜等传统矿产消费与经济发展处于脱钩状态,需求总规模相对稳定。我国虽然是本轮矿业“黄金十年”的主要贡献者,但是经济已从工业化初期阶段向工业化中后期阶段转化,煤炭、钢铁等传统矿产单位GDP资源使用强度已经或即将进入峰值平台区间,对资源需求拉动的贡献基本到位。其他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例如巴西、印度、南非等,正面临艰巨的结构性调整和债务负担加重等因素影响,经济下行压力继续加大,直接约束传统矿产消费规模扩张。从现在世界和主要国家经济发展状况看,全球煤炭、粗钢、铜等传统大宗矿产品需求总规模基本分别触及38亿~39亿吨油当量、16亿~17亿吨、2200万~2300万吨“天花板”水平。
在需求减弱和大宗商品价格底部区间反弹运行的背景下,整个资源行业承受较大压力,主要金属矿产生产规模扩张动力衰减。2015年底,铁矿石巨头开始将产量增速放缓,并集体调整2016年矿山产量预期(力拓2016年产量将增加约7%,必和必拓预计在澳大利亚的产量将增加6%,分别较2015年11%和13%的增幅有所下降)。此外,全球铜矿山在经历2010~2014年投资持续升温后,2015年生产相对比较稳定,供应约过剩25万吨;2016年,预计全球铜精矿供应依旧延续小幅过剩态势。铅锌矿山产量呈现绝对减产态势。2015年全球铅精矿产量预计在500万吨左右,同比减少4%;锌精矿产量预计在1310万吨左右,同比减少1.2%。随着大型铅锌矿山资源枯竭,矿山产量将进一步萎缩,其中五矿控股的全球第三大锌矿澳洲世纪锌矿以及爱尔兰Lisheen矿陆续关闭,将影响2016年约50万吨的锌金属产量。
我国传统大宗矿产品需求集体回落,生产规模可能达到峰值阶段
1973年石油危机打击了全球经济,当时美国和欧洲等发达国家的矿产品需求出现扎堆式集体下滑。我国已经步入工业化的中后期阶段,基础设施高速建设时代基本结束,经济“三驾马车”对资源需求的拉动作用正在减弱,大宗矿产品消费在经历多年高速增长后,于2015年开始出现史无前例的集体下滑。
另一方面,化解过剩产能机制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使边际项目被淘汰,传统矿产生产规模可能达到峰值阶段,进口贸易继续分化。一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使大多数传统矿产品生产规模集体回落。2016年1~8月,铅、锌精矿(金属)2015年产量分别为233.5万吨、474.9万吨,较2015年分别减少13.9%、10.5%;1~8月,对应产量分别为138.6万吨、298.9万吨、同比分别减少5.6%、3.5%。二是矿产品进口贸易分化明显。1~8月,全国煤炭、铁矿石、铜精矿、铝矿砂及其精矿、锡精矿实物进口量分别为1.6亿吨、6.7亿吨、1086万吨、3326万吨、33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2.4%、9.3%、33.9%、3.9%、92.3%;与之对应,镍精矿、铅精矿、锌精矿实物进口量分别为1873万吨、923万吨、1253万吨,同比分别减少20.2%、10.1%、37.7%。
矿业行业指数震荡回升,主要矿产品价格反弹还没有彻底改变市面清冷局面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监测编制的矿业行业指数显示,煤炭、有色金属、黑色金属、油气行业指数均于2016年7月回升到近2年的最高值,指数值分别为120.67、172.1、136.0、116.1,分别较近两年的最低值116.36、165.9、130.8、110.9上涨了3.5%、3.7%、5.5%、4.6%(近两年煤炭、有色金属、黑色金属的指数最低值发生在2015年12月,油气行业指数最低值发生在2016年2月)。总体来看,今年矿业行业指数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翘尾回升,初步表明我国矿业行业呈现出底部回暖的迹象。
矿业行业指数变化虽然初步表明我国矿业调整已经渐近尾声,但是并没有改变当前矿业市面清冷的局面。截至9月29日,布伦特原油现货价格、铁矿石(迁安66%干基铁精粉)价格比年初最低价分别回升了32.5%、49.4%,LME锡、锌、铜、铅、镍现货结算价格分别比年初最低价回升38.1%、51.5%、3.7%、15.5%、23.7%,理查德RB动力煤现货价格较年初最低价回升43.4%。主要矿产品价格虽然整体反弹回升,但是普遍低于去年同期水平,导致矿业部门利润严重下降,矿业公司“裁员潮”、“售资潮”持续不断。
与国外类似,我国采矿业利润大幅下降,市场继续清冷。2016年1~8月,全国采矿业利润总额534.7亿元,同比下降70.9%;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利润同比下降145.8%,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利润同比下降18.0%,开采辅助活动利润同比下降755.8%。采矿业利润的大幅下降,使得投资者对矿业的兴趣明显降低。截至2016年8月底,全国有效探矿权同比减少10.6%,登记面积同比减少17.4%;有效采矿权同比减少14.8%;出让探矿权同比下降0.7%,出让采矿权同比下降44.0%。与此同步,采矿业固定资产投资继续减少。2016年1~8月,全国采矿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6119亿元,同比减少23.5%。由于投资者对矿业的兴趣和信心渐衰,矿业公司间的兼并重组不断涌现。2015年至今,矿业公司基本处于全线亏损状态,负债率大幅提高,资产结构等弊端浮出水面,造成了投资者财富的流失和信心丧失,出让资产“打折甩卖”、破产重组是许多中小矿山面临的必然选择,中冶集团并入中国五矿只是国内大型矿业公司兼并重组的一个开端。
矿业基础地位没有改变,新常态下矿业发展需要新动力
类比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我国主要矿产品的使用强度虽然已经或将陆续进入平台期,但是需求总量将基本维持在现有水平不变,并且这种状况预计至少可维持到2030年。未来,资源和世界经济发展可能会有新的联系,资源产业仍可能会是世界经济复苏的新动力,但是需要一定的体量支撑,使得矿业在我国的基础地位和作用不会改变。目前,矿业发展仍处于全球金融危机阴影之下,这标志着过去矿业发展依靠资源扩张、资本扩张高速发展的阶段已经结束,矿业经营模式将由粗放型转变为精细型,并要求更高质量、更高效利用、更价廉的矿产品供给。在新的阶段,不仅要求促进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升级,煤炭、钢铁、水泥、建材等传统产业所需要的大宗矿产品消费量逐步下降,钴、铌、钽、石墨、萤石等新兴战略性矿产需求不断增长,更要求促进传统业态向新业态升级,并通过新业态对传统生产方式带来革命性变化,大幅度提高矿产资源利用效率。矿山也需要在发展规划、现代管理、技术发展、成本控制、数字矿山、环境管理等方面提高素质,政府要不断改善矿政管理,包括完善市场机制和规则、减少管理层次、强化监督管理、推进金融、税费、价格等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并把落实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放在首位。
目前,矿业要实现行业整体突围,一方面要继续发挥“政策去产能、市场驱产能、企业联合冻产能”机制的作用,使之在驱除不良产能、劣质产能和边际项目的基础上,能够保护有效产能和合理产能,并确保优质项目及时接续。同时,适应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针对性地加强新能源新材料矿产勘查,并且矿业权审批管理也应与之适度倾斜,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另一方面,矿业将进入全球资源、技术、人才和市场配置时代,必须以全球为平台谋求实现矿业发展的全球化,只有这样国内矿业发展才具有永远的活力。但是实践中,保护主义抬头、多边贸易机制瓶颈等阻滞资源全球化问题突出,建议本着“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积极参与国际资源组织机构事务,主动谋求并重构新的全球资源治理架构,为有效保障资源安全作出更大的新贡献。